 
明新書院院內主要是供奉文昌帝君,所以滿多考生來此祈求金榜題名。據說光緒年間,鄉民巡察遇見潭中有巨獸作怪,於見文昌帝君顯靈伏妖,鄉民們為了感念而蓋廟紀念。光緒九年(西元1883年)經由陳長江籌建並遷建於集集街上,於光緒三十四年四月(西元1908年)再遷建於柴橋頭庄現址。光復初期廟地並規劃成了國小用地,成立永昌國校,於民國七十四年核定為三級古蹟。
明新書院雖然歷經過數次整修,修護尊照古法,建築仍然保留了古色古香,讓遊客還是可以感受到書院昔日的風采。書院還陳列了一些過去農村時期所留下來的民俗文物,如風鼓、牛車、各式水缸等。另外展示古物建築物中的廣場有座祈福鐘,立牌上寫著站立六尺處,以小銅板丟擲祈福鐘,如能命中梵音響,心想事成如意。因此來到祈福鐘附近,你可以看到許多遊客與考生都會在這邊丟擲銅板,試試自己手氣為自己祈福,希望心想事成如意。
|